新華社沈陽2010年10月12日電(記者徐揚 馮雷)在遼寧省率先試點進行林改的本溪滿族自治縣,5萬多農戶通過發(fā)展林下經濟,形成了“不砍樹,也能富”的新理念,走上了致富之路,并且取得了生態(tài)受保護、林農得實惠的雙贏效果。
地處遼寧東部山區(qū)的本溪縣,林業(yè)用地面積413萬畝,人均16畝,是全省的林業(yè)大縣。2005年本溪縣作為試點率先開始了第四次林改,將集體林產權落實到千家萬戶,做到還權、還利、還林于民。到2007年,全縣5.1萬農戶完成林改,240多萬畝林地成為了老百姓的“搖錢樹”。
“林改后我們就吃了定心丸?!北鞠h東營房鄉(xiāng)林農謝廷庫說,前幾次林改不徹底,林農怕政策變,不敢投入搞林下產業(yè),也沒有造林護林的積極性,只盼望什么時候給砍樹指標。林改后,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。
謝廷庫說,自家有200多畝林地,林下種了野菜刺龍芽和林下參等經濟作物。由于培育得好,“不算林子,光人參一畝地也值幾十萬元。”
如今,老謝已經成為本溪縣遠近聞名的致富大戶,像老謝這樣靠山吃山、靠林生財的農民也越來越多。本溪縣林業(yè)局林改辦主任劉俊文說,林改后,發(fā)展林下經濟成為農民發(fā)家致富的突破口。經過幾年發(fā)展,林藥、林菜、林果、林游和林工五大產業(yè)已經初具規(guī)模。
2009年,本溪縣農民人均涉林收入達到4560元,比林改前提高了五倍,占農民人均總收入的比重由40%增加到60%。目前,全縣林農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達到2000多戶。
林改富農的同時,也讓植樹造林、生態(tài)保護成為了群眾的自覺。林農由過去的“要我造林”變成現在的“我要造林”。五年來,全縣造林面積累計達到55萬畝,其中社會投資造林占80%以上,相當于改革前10年造林面積的總和,全縣森林覆蓋率已達到76.8%。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