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一開門,朱鹮就都飛走了;現在我干活,朱鹮會飛過來陪我。”
陜西省漢中市洋縣草壩村,農民華英家門前有棵柿子樹。如今,每年春天朱鹮都會如約而至,在這棵樹上筑巢繁衍。
華英和朱鹮結緣在10年前。
那時,一對朱鹮在華英家房前老榆樹上筑了窩巢。“10年前當地老百姓就有個樸素認識:朱鹮又珍稀又脆弱,又喜歡人又怕人?!睆哪且院?,村民們每天一早一晚都能看到華英在樹下轉圈,他是在嚇退朱鹮的天敵老鷹和蛇。
為了保護朱鹮,他和村民們想了很多“土法子”防止蛇上樹,樹上插一圈刮胡刀片、樹干裹一層層塑料膜……
為了保護朱鹮,草壩村“樹”了規(guī)矩,提出“十不準”村規(guī)民約,包括“凡有朱鹮筑巢的樹木不得修枝、砍伐”“凡發(fā)現受侵害朱鹮第一時間上前護衛(wèi)并報告”“堅決不在朱鹮巢區(qū)附近農田里使用化肥、農藥、除草劑”等。
我家的“家”是個大家。
不只草壩村,不只華英家。洋縣各村各戶各家,都有一個想法:喜歡潔凈的朱鹮來我們這安家,說明我家環(huán)境好。環(huán)境好鳥受益,我們更受益。
從1981年,全球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秦嶺深處的洋縣姚家溝被發(fā)現,到40多年后全球朱鹮種群數量突破11000只,洋縣大家、小家“家家都有數”,守好朱鹮,依托生態(tài)謀發(fā)展。(溫素威 鄒雪)
劉齊軒攝
劉齊軒攝
王鋒攝
劉齊軒攝
王淦攝
劉齊軒攝
(責編:陳悅、常雪梅)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